2025年7月14日,是王杰烈士牺牲60周年纪念日。为深入学习和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徐州医科大学王杰精神“行走的思政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以“行走”为纽带,跨越苏鲁大地,通过实地探访、军营对话、基层宣讲等形式,将红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青年学子们循着英雄的成长轨迹,从山东金乡到江苏邳州,从王杰部队到城乡社区,用脚步丈量信仰,用行动诠释担当,让王杰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山东金乡:故土寻根 感悟英雄成长印记
实践团首站来到王杰烈士的出生地——山东金乡王杰村。在这里,成员们采访了王杰的发小王伟川和战友韩义祥,聆听英雄少年时担任扫盲辅导员、参军报国的感人故事。在王杰纪念馆,一件件展品和“惟耕惟读、持家以勤”的家风家训,生动展现了王杰从平凡少年到革命战士的蜕变历程。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英雄的品格正是在一次次“为他人”的选择中淬炼而成。


王杰部队:军营对话 读懂精神时代注解
走进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实践团成员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锦旗和战士们的故事深深震撼。他们与王杰班战士围坐交流,聆听新时代的传承故事,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老班长的精神;战士们每天为“老班长”擦拭雕像、整理床铺,用行动延续英雄精神。军营中的点滴细节,让实践团成员认识到王杰精神并非历史记忆,而是代代相传的火种。

江苏邳州:牺牲地回响 见证精神永恒
在邳州张楼社区,当年被王杰救下的民兵吴步良和郭文武老人含泪回忆英雄扑向炸药包的壮举。邳州王杰纪念馆内,讲解员还原了王杰牺牲的瞬间,实践团成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感悟英雄用生命诠释的崇高精神。此外,团队还聘请王杰精神研究会荣誉会长汪春恩会长为顾问,挂牌德育基地,推动红色教育长效化。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实践团成员再次被王杰精神在基层的深远影响所感动。


基层社区:薪火相传 红色教育润童心
实践团深入徐州、苏州、南通、无锡等20个城乡社区和暑托班,创新采用“理论+故事+互动”模式,让王杰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苏州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员们将“三不伸手”品格转化为“三个小约定”,引导孩子们学习王杰精神;在徐州庆丰社区,老党员以亲身经历诠释“钉钉子”韧劲;在暑托班,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红色教育生动有趣。通过多元形式,实践团让王杰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新活力。

从英雄故土到军营,从牺牲地到基层社区,徐州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学子们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将王杰精神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历史延伸到当下。正如王杰在日记中所写:“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新时代的青年正以行动续写英雄故事,让红色信仰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中永放光芒。
文: 管颖
一审:王峰
二审:朱慧
三审:颜亮